成屋常見的購屋糾紛如:漏水屋、海砂屋、輻射鋼筋屋、面積坪數、非法夾層等等,不一而足。
以漏水屋而言,最好多觀察外牆是否已經出現發霉或是變黑現象,如果是可能就已產生壁癌。另外,最好仔細察看牆壁接縫、陽台外推及頂樓加蓋接縫處,連續雨天時如果發現有不平整的隆起、水漬、發泡、甚至油漆剝落狀況,大多是漏水造成。若中古屋已發生壁癌,為提高房屋賣相,一些屋主會重新油漆加以掩蓋,雖然外表一時看不出來,要確定房屋是否曾漏水,此時可向同棟的上下樓住戶打聽,通常也能打探出有無滲漏水問題。
以海砂屋而言,多觀察大樓的公共設施或是地下室停車場混凝土塊的附著情形,來判別是否為海砂屋,因為這些區域不太可能利用裝潢作掩飾。其次,注意天花板、牆面的裂縫,如果跟鋼筋的走向相同時,就要特別注意。再者,注意牆面是否出現壁癌,因為壁癌現象的成因若不是漏水就很可能是海砂屋。另外也可觀察保護層較薄的樓板部份,是否有出現析晶、銹斑、混凝土表面層嚴重龜裂剝落及鋼筋銹蝕外露等現象。此外,也可打聽建商以往興建的社區是否出現海砂屋。或至標的物所在地政府建築管理處查詢所公布之名單。
其次,除上面所談有關標的物瑕疵的部分外,不動產買賣也常因買方的財務能力、賣方的不動產產權狀況,而導致不動產買賣發生糾紛。這些問題如何解決,大部分在法律上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,但是不動產買賣牽涉的範圍較廣,舉凡土地增值稅、契稅、地價稅、工程受益費或是行政費等問題都相當複雜,如果沒有約定清楚,難免會產生糾紛。究竟應如何解決,以及在法律上應如何防止,非常的重要。要預防糾紛的發生不外在訂定不動產買賣契約時,將細節事項加以嚴訂,藉著契約詳細條款的訂定,使糾紛不致發生,或是將來縱使發生糾紛,也能夠在契約的條款中找到一個妥適的依據,以保障權益。